《中科大教工》2005第3期

作者: 编辑: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2-04-16   浏览次数:43
2005年第3期(总第20期)
中国教育工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委员会
(E-mail: smyu@ustc.edu.cn)                            2005.6.
校工会举办基层工会干部培训班
5月27日下午,校东区大礼堂北二楼工会会议厅内座无虚席,校工会在这里举行了基层工会干部培训班,参加培训的是新一届校工会委员和各单位基层工会主席以及各文体协会的负责人。校工会常务副主席俞寿明主持开班仪式,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鹿明出席了培训会并讲话,安徽省教育工会主席王昆奇同志在培训班上作了《加强高校民主管理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的专题辅导,校工会原常务副主席龚建平作了题为《社会转型时期的高校工会工作》专题发言。
      我校工会在校党委的领导下,经第七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选举出了新一届领导班子。近一个多月来,对单位基层工会组织机构进行了调整和充实,并明确了职责和分工。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发挥各基层分工会的作用,校工会举办这次培训,旨在让基层工会的干部更加明确工会的性质和转型期工会的责任和义务,提高基层工会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更加密切地配合各单位分党委,围绕创建一流研究型大学这个中心开展工作。
      鹿明代表校党委对工会的工作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和高标准的要求,她在讲话中强调,工会要发挥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履行职责。高校的工会组织要紧密围绕学校的改革和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工人阶级的先进思想带动和影响全社会。她希望工会组织要提高对学习的必要性、长期性和自觉性的认识,按照全国总工会的要求,把工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要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正确把握定位,切实为教职工办好事、办实事。
      培训班还就工会的下一阶段工作作了布置。与会同志一致认为参加这次培训,是一次极好的学习机会,对今后工会工作将会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和推动作用。
我校工程学院执行院长杨基明作为特邀代表
参加了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2005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30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条战线的近300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欢聚一堂,接受党和人民给予的崇高荣誉。安徽省7名教育工作者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我校工程学院执行院长杨基明作为特邀代表参加了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劳模精神,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重要精神动力。要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先进事迹、优秀品质、高尚精神,推动全社会进一步尊重劳模、关心劳模、学习劳模,使劳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宣读《国务院关于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决定指出,200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以来,各行各业、各条战线涌现出一大批品德高尚、业绩卓著、贡献突出的先进模范人物,国务院决定授予2124人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授予845人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在热烈的气氛中,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代表登上主席台,党和国家领导人向他们颁发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荣誉证书。 
 
附中筹备召开首届教代会 
 
为充分发挥教代会在我校民主办学、民主管理中的作用,加快我校民主办学的进程,2004
年10月初附中党总支提出建立附中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适当时候召开一届一次教代会的动议。10月28日,经党政联席会研究决定,正式向大学党委及大学第六届教代会主席团提出“关于建立中国科技大学附属中学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报告”。其间,得到了大学工会的关心和大力支持。11月中旬,经大学党委研究,并经大学第六届教代会主席团会议讨论通过,同意附中建立教代会制度,并印发党办字(2004)16号文件“关于同意中国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建立教代会制度的批复”,要求附中能充分发挥教代会在民主办学中的作用,增强附中办学活力,为将附中办成与一流大学相适应的高水平中学而努力奋斗。为学校各院的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进行探索和总结经验。
     12月20日,成立以张利华书记为组长的附中教代会筹备领导小组以及会务组、秘书组、提案征集组三个工作小组,并于12月21日印发了“关于召开中国科技大学附中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通知”。“通知”明确了本次会议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提出了有关代表选举的程序与要求,成立了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
     2005年1月,印发“关于征集附中一届一次教代会提案的通知 ”,开始向全校教职工广泛征集提案。
       1月中旬,经民主评选,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认定,产生了38名正式代表并在全校予以公布。
 2月至5月间,几次召开筹备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会议,就会议的准备工作进行磋商、沟通。
     5月30日经筹备会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全体成员会议讨论,确定了首届一次教代会召开的时间及会议的议程。
预备会通过了代表资格审查报告,在选出的38名代表中,教师代表28名,占代表总数的74%;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4名,占代表总数的63%。特级教师1名;省级教坛新星1名。代表中中共党员21名,占55%;民主党派及群众17名,占45%;女代表18名,占47%;年龄在45岁以下的中青年代表24名,占63%。
这次选出的代表,符合代表条件,受到教职工群众的信任,具有较强的议事能力。
鉴于附中的具体情况,首届一次教代会分成两个阶段召开:
第一阶段,6月5日召开一届一次教代会预备会议,主要议程为:听取代表资格审查的
报告,通报主席团成员名单,讨论通过附中“薪酬方案“(试行稿);
第二阶段:拟于6月下旬或7月初召开首届一次教代会正式会议,主要议程为:听取并审议校长工作报告、听取党总支书记的讲话、听取副校长工作汇报、审议通过有关教职工的考核办法。
为能让代表们更加明确教代会的性质和任务,顺利召开首届教代会,附中于6月1日请科大原工会常务副主席、安徽省高校教代会研究会理事长龚建平为附中首届教代会代表和列席代表计四十多人,作了《教代会的性质和任务》的辅导报告。他从教代会制度建立的法律依据和教代会发展的历史,教代会的性质、作用及组织机构,以及教代会具有的四种职权与工会、行政等部门的关系,以及如何筹建教代会等六大方面,通过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生动具体,深刻明晰地为与会代表们上了一堂教代会基础知识启蒙课。
    工会举办“红色经典——现代京剧校园演唱会”
 
 5月27日晚, 由校工会主办、校教工京剧爱好者协会承办的“红色经典——现代京剧校园演唱会”在东区水上报告厅开演。这是京剧爱好者协会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向校师生的汇报演出。校党委副书记鹿明观看了演出。
为了组织好这次汇报演出,校京剧爱好者协会认真选编和排练节目。他们利用休息时间进行练习,短期内水平都有很大提高。参加这次活动的除了协会绝大部分老师,还有部分青年学生加入,在很短时间内就掌握了几段难度不小的唱腔。演出的节目有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革命样板戏,有最近几年十分轰动的新编现代戏,剧目内容丰富多彩,生旦净末行当齐全,独唱对唱形式活泼。其中,《沙家浜》片断“军民鱼水情”和“智斗”是京剧协会的保留剧目,而程派现代戏《江姐》则从新的视角表现了斗争年代革命者的高尚情怀。此外,用旦角唱腔表现的毛主席诗词也给在座的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晚会不仅得到了本校师生的热烈欢迎,兄弟院校的戏迷票友也积极参与。合肥工业大学75岁高龄的张学道老师兴致勃勃的为科大戏迷献上两段《红灯记》唱腔:“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和“临行喝妈一碗酒”。而科大机关工会副主席李静老师也上台展露身手,一曲“打不尽豺狼决不下战场”赢得专场下阵阵掌声。场上场下互动使为晚会气氛十分活跃。
 演出结束后,校党委副书记鹿明登台向参加演出的师生以及担任伴奏的省京剧团乐队的老师们祝贺演出成功,感谢他们为科大师生员工献上了一台颇具水准的演唱会,并与演员们合影留念。
 
合肥市桥牌甲级赛,科大队荣登榜首
2005年5月3-6日,合肥市桥牌甲级赛在新落成的合肥市工人文化宫落下帏幕,科大队在本次比赛取得历史上最好成绩。科大一队获得冠军,科大二队以1VP之差排在第四。
在今年的市甲级赛,科大有二支代表队获得参赛资格。经过三天激战,科大一队发挥较好,他们抓住老牌劲旅安光所队队伍不太整齐的机会;并能以较好的心态迎战另一个强大对手——张德生大师领衔的、遥遥领先、实力不俗的天星新安队,最终幸运的以较大比分战胜了这支上届冠军队,为通往冠军的道路扫除了障碍,终于圆了我们科大人十多年或更长的冠军梦。
科大桥牌有着很久的历史,在七八十年代桥牌刚兴起时,科大就有许多学生参于到桥牌活动中,并在安徽乃至全国有着比较好的声誉。上世纪末,教工爱好者在学校工会及有关领导的支持下,成立了桥牌俱乐部,开展定期的桥牌活动,经常的组织比赛,又重新使学校的桥牌进入了活跃期。在桥牌很不景气的今天,在科大仍有相当数量的桥牌爱好者可以在市最高水平的赛事中一显身手;在科大有一个比较好的桥牌环境,比较多的爱好者。去年底,学生也恢复成立了学生桥协,这将更好的推动我校的桥牌活动的开展。
 
第六届教工与学生乒乓球对抗赛圆满结束
 
中国科大第六届教工与学生乒乓球对抗赛于4月9日下午在东区乒乓球馆举行,双方各派出三支男队、两支女队,共50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
比赛一直在紧张激烈的气氛中进行,双方经过一番布兵排阵后,运动员们陆续登场,捉对厮杀,精湛的球技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喝彩和热烈掌声。经过三个半小时的鏖战,教工女一队以3:2险胜学生女一队;教工女二队以1:4负于学生女二队;教工男一队以3:2战胜学生男一队;教工男二队以4:1战胜学生男二队;教工男三队以2:3负于学生男三队。
我校教工与学生乒乓球对抗赛始于2002年6月,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六届。目前总成绩教工女队以5:1领先,教工男队以4:2领先。对抗赛是我校教工与学生乒乓球运动最高水平的体现,极具观赏性,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对抗赛的成功举办,是教工和学生乒协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也得到了校工会、体育教学部、校团委以及广大乒乓球爱好者的大力支持,我们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校教工乒协供稿
 
校工会、体育教学部
为教职工测试健康状况受到欢迎
 
为了解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校工会与体育教研室共同承办了为教职工进行体能健康的测试活动。
4月17日(周日)上午刚8点多钟,安徽省体育局体育科学技术研究所的专家们就携测试车和整套测试设备来到我校东区大礼堂门前,专家们还在调试仪器时,前来参加测试的教职工就自觉地排起了队。据悉,省体育局投资了200多万元,引进了整套测试设备,可以对各种年龄段的人进行体能状况分析,对健身运动进行指导。这次是用新设备首次来我校进行测试。
测试活动中不用抽血,不用化验,直接用仪器进行测试,主要项目有:超声骨密度测试、人体成分分析报告、韧带柔韧度测试、运动后心律功能测定和肺活量测定等项目。其中,骨密度测试、人体成分分析报告在一般的医院都很难作分析报告。仅人体成份分析中就包含细胞内液、细胞外液、蛋白质、无机盐、体脂肪、肌肉重量、体脂肪百分数、腹脂肪比率等专项指标。测试报告当既给本人,报告中还帮助今后健身活动的指导意见。
 校领导对这项活动十分重视,党委书记郭传杰、副书记鹿明先后来到测试现场看望体育局的专家们和参加测试的教职工,并参加了体能测试。
有的教职工拿到测试报告后,看到自己的健康指数下降了,当既表示要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有的青年教师测定的参数还不如老教师,急忙找老教师请教锻炼方法。测试车内既是科学测定的场所,又是互相学习交流的课堂。
 专家指出,坚持跑步锻炼,可延缓心肺功能和有氧耐力水平的下降,通过辅助性锻炼,极力保持机体肌肉和支撑器官的力量水平,延缓机体主要关节、韧带柔韧水平的自然性下降速度,从而达到延缓机体生理性下降速度,保持健康快乐的人生。
 前来参加测试的教职工络绎不绝,教职工们在等待测定报告的同时,抓紧时机向专家请教。整个测试活动一直持续到午后1点多钟。有的教职工未来得及测试,后悔没早一点来。经校工会与体育教研室同省体育局联系,争取在适当的时候,再安排一次这样的测试活动。
            
后勤服务集团举办首次
职工卡拉OK演唱比赛
 
为丰富集团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增强凝聚力,5月26日下午,后勤集团基层工会在后勤多功能活动厅举行了集团职工首次卡拉ok演唱比赛。集团的领导非常重视这次活动,几位领导亲临现场为选手鼓劲加油。
本次比赛参赛选手之踊跃(报名人数61人),仅电信服务中心就有12人参赛;参赛选手热情之高涨,有不少是年过半百的老同志,他们的演唱丝毫不比年轻人逊色,嘹亮的歌声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参赛获奖选手中年青人更是崭露头角,幼儿园5名女选手的演唱都得到了高分,充分显示了她们的实力。
为使比赛结果公平公正,后勤集团专门从省歌舞团、校工会和校教职工合唱团及有关部门聘请了评委进行现场打分,并采用电脑现场统计亮分。本次比赛设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比赛实行预决赛同时进行。经过四个多小时的紧张比赛和激烈争夺,一等奖得主分别是幼儿的王小蝉、能源保障中心的谢煜和物流中心的孙先庆。能源保障中心孙启兵的一曲《天堂》把演唱比赛推向了高潮,他那种全身心投入的情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本次比赛中基层领导带关登台演唱,既提高了大家参与的积极性,也为比赛增添了风采,同时为今后组织群众活动带了个好头 。(集团办公室)
 
学校举行向在地震和海啸中遭受灾难的
我校留学生贾兴和捐款仪式
   5月9日下午,学校在校工会会议室举行了向海啸灾区斯里兰卡籍留学生贾兴和捐款仪式。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鹿明出席仪式并作慰问讲话,人文学院党委书记潘正祥主持了仪式。工会常务副主席俞寿明代表全校教职工向贾兴和同学捐款5000元。贾兴和同学感谢全校教职工对他的援助,并表示一定要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中国人民。
    去年岁末印度洋发生的强烈地震和海啸,使许多国家遭受了巨大损失,此次罕见的灾情,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也牵动着我国亿万人们的心。我校教职工闻讯后,纷纷主动捐款赈灾,向受灾国人民献上一份爱心,充分体现了我校教职工的国际主义援助精神。 
  斯里兰卡的留学生贾兴和同学2003年开始在我校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科技考古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他的家乡在印度洋海啸中,遭受了一场毁灭性的灾难,家人被冲散,房屋被全部冲毁,所有家庭财产都毁于一旦,母亲和妻子及他可爱的女儿在灾难中虽然都幸存,可令人悲痛的是他的父亲在海啸中失踪,至今尸骨未归。
  在得知他的家乡遭受了重大灾难后,贾兴和向斯里兰卡驻中国大使馆和学校有关部门请假回国。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的广大师生给了他极大的关怀,并热心帮助他联系学校有关部门,尽快办理好离校回国手续。部分老师在经济上给予了一定的帮助。
    根据该生所在系的意见,经校工会研究决定,从全校教职工的捐款中留下5000元捐给贾兴和同学,目前该生已于5月6日返校,继续他的学业。

 教工羽毛球协会工作情况交流
 
科大第十四届教工羽毛球赛胜利结束,在这次比赛科大羽毛球协会的全体同志,在校工会领导的关心指导下,认真组织、精心安排,克服了准备时间紧、参赛人员多等困难,取得了圆满成功。

比赛过后,羽毛球协会的同志进行了座谈,总结了成功的经验,也对协会今后的工作打算进行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
一、    羽毛球协会的各工作所以做得较好,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得到了工会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二是协会有一批不怕吃亏、勇于奉献的会员,自觉自愿的为大家服务。羽毛球协会还要继续发扬协会的这个优良传统,在校工会的领导下,做好今后的工作。
二、     羽毛球协会要努力吸引更多的教职员工参加活动,特别是吸引刚参加工作的年青人,不断增加新鲜血液,扩大羽毛球协会在科大教工中的影响。
三、    两年来协会争取到了一定的社会赞助,基本解决了平时协会活动所需的经费。这些工作还要加强,要放开思想,努力拓展资助渠道,把协会的工作开展的更丰富多彩。
四、 现在科大的羽毛球硬件有了很大提高,我们中科大也具备了举办全省高校教职工羽毛球比赛的软、硬件条件。希望在校工会的领导下,并获得省教工委的支持,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在科大举办一次“全省高校教工羽毛球大赛”
在过去的一年中,羽毛球协会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能够长年坚持活动(周六上午和周日下午),并且多次组队在全省的羽毛球比赛中获得好名次。大家纷纷表示,羽毛球协会在校工会、校体教领导的支持下,今后协会工作会做得更好,为丰富教工的文体生活,增加教职工体质做出更在贡献。                               教工羽毛球协会
附:                教工第十四届羽毛球协会获奖名单
组别
冠军
亚军
季军
男单
李士彬
徐鑫明
杨善君
男双
王涛、唐述义
许宝庆、许存义
孙景成、许宝宗
女单
陈旭
韦永凤
邢鸿飞
女双
尹红、卞彩云
刘玉娟、李远琴
刘淑娟、周伟信
 
乒乓球系着我们的心
 
2005年6月8日体育教学部分工会成功的组织了一场乒乓球比赛,全体教师和工作人员参加了这次活动。
东区体育中心乒乓球馆里,高手云集、激情高昂。选手们服从编排,认真对待、积极参与、奋力角逐。经过数小时的激烈拼搏之后,赵曼赟、汪伟信、吴成林三位选手分别获得女子组、老年组、青年组的第一名。
通过这次工会活动,小小银球将大家欢聚一堂,相互交流感情、相互切磋球艺,增进了同志之间的友谊和了解,加强了集体的凝聚力。同时,通过这次比赛,也给大家创造了一个互相学习、互相鼓励的机会。别开生面的活动,仿佛体育教学部举办了一次集体备课,真可谓一举多得啊!
为此,感谢校工会各级领导、体育教学部各级领导、全体教师和工作人员的支持和参与!
                                          体育教学部分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