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工会于3月29日精心策划举办了“潜山乡村踏青文化之旅“活动,旨在通过实地探访与体验,加深教职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亲近自然,享受春日的美好时光。
活动首站,教职工和家属一行人抵达了痘姆陶非遗传承基地,痘姆乡制陶起源可追溯到6000多年前,痘姆陶器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基地充满了沧桑古朴的气息,土坯瓦房,陶罐垒墙,处处都能感受到古陶的魅力。讲解员为大家深度介绍了陶艺制作的全过程,从选泥、拉坯、雕刻到烧制,每一件作品都凝聚了匠人的心血与智慧。展厅里壶罐、碗盏,件件精美,独特的造型和细腻的纹路,让人一见难忘,不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璀璨明珠。孩子们在专业陶艺师的悉心指导下,纷纷卷起袖子,亲手尝试拉胚制作,有花瓶,有葫芦,有圆罐,随后描绘各种花纹并签名,一件件个性化的作品展示出来,颇感欣喜和自豪。
离开痘姆陶非遗基地,春游队伍驱车经过了一片辽阔的油菜花海。春风拂过,金黄色的波浪层层叠叠,散发出阵阵芬芳。教职工们纷纷走近花海,或驻足欣赏,或拍照留念,尽情沉浸在这绚烂的自然画卷中。
午餐后,一行人来到了山谷流泉文化园,这里以其丰富的摩崖石刻而闻名遐迩。题刻作者达数百余人,唐代李德修,宋朝王安石、黄庭坚、苏东坡,明朝胡缵宗,清代张楷等名宦大家都曾题字崖谷。题刻内容广涉天文、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个方面;文体多样,有诗词、歌赋、纪事、题名;书体有真、草、隶、行、篆,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教职工们沿着山间小径,一边欣赏着美丽的自然风光,聆听着溪水潺潺,一边仔细品鉴着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宝贵遗迹,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的智慧与才情进行了一次亲密的对话。
文化之旅的最后一站,是历史悠久的三祖禅寺,这座古刹宁静而庄严,散发着浓厚的佛教文化氛围。在这里,教职工们欣赏到了精美的佛教建筑和艺术珍品。
此次活动不仅让教职工们领略了美丽的自然风光,感受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更激发了大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在未来的日子里,两院工会将继续秉持初心,为教职工们带来更多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共同书写学院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