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31

高校工会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优势与路径

安徽科技学院  李吉庆

  摘 要:青年教师是高校发展的新生力量,然而他们在成长中还面临诸多困境。高校工会在促进青年教师成长中具有独特优势,理应为他们成长发展做出积极努力,应通过实施固本强基、业务提升、困难帮扶和人文关怀等“四项工程”,切实帮助青年教师健康成长。

  关键词:工会;青年教师;路径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新生力量。据教育部统计,普通高校35岁以下专任教师已达到60.05万人,占高校专任教师总数的40.12%[1]。关注青年教师成长,促进青年教师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工会作为广大教职工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在推进和服务师资队伍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理应立足自身优势,积极为青年教师成长创造条件。

  一、高校青年教师成长面临的现实困境

  高校青年教师朝气蓬勃,充满生机活力,但毕竟阅历浅、资历低、经验少,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困境,影响着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

  (一)职业认知需要进一步深化。高校在引进青年教师时对学历层次关注较多,考虑职业认知情况较少,而且入校后的职业教育培训也不够经常深入。这种情况导致一些青年教师对教师职业的认知不够到位,突出表现就是职业价值取向的趋利性和职业发展目标的模糊性,一些青年教师只把教师作为谋生手段,没有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独特性和神圣性,也极少对教师职业目标进行长远规划和设计。据调查显示,高校青年教师认为自己“只是从事某种职业的普通人”的比例比其他教师高12%,教师职业认同度较低[2]。

  (二)师德师风需要进一步强化。师德师风是影响青年教师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当前高校青年教师主体积极健康向上,但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由于社会环境影响和自身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认识不足,青年教师群体还存在着为人师表不到位、立德树人不主动、治学治教不严谨和服务意识不够强的问题;另一方面有些高校对师德师风建设重视不够、办法不多、实效不高,影响了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水平的提升。

  (三)业务培养需要进一步细化。由于青年教师入职时间短,经验欠缺,他们的业务能力亟需提高。虽然高校比较重视青年教师的业务培养,但这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细化,一是教育培养缺乏针对性,比如在岗前培训内容形式上存在“一刀切”的情况;二是培训方式缺乏灵活性,总体上“理论培训多、实践锻炼少”,导致业务培养实效性不高;三是扶持政策缺乏倾向性,在项目申报、培训进修、职称评聘等方面,没有充分考虑青年教师的实际困难。

  (四)环境条件需要进一步优化。良好的环境条件是青年教师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高校青年教师工作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但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一是生活压力较大,青年教师处于35岁左右的特殊年龄段而且收入相对较低,往往是多重压力相互交织在一起[3];二是利益诉求表达受限,由于顾虑自己资历较浅或诉求表达渠道不畅通,导致青年教师的愿望诉求不能得到及时反映和解决;三是人文关怀缺失,对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程度还不够,缺少有效的心理疏导和情感沟通。

  二、高校工会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独特优势

  高校工会作为教工之家,是学校党政联系青年教师的桥梁和纽带,在维护和促进青年教师成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优势。

  (一)工会工作协调性强。青年教师成长中的问题是复杂多元的,需要组织各方面力量的协同合作,而工会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种协同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高校工会自身具有协同性,其是高校党委领导下的群众组织,与学校党委、行政,各职能部门之间具有很强的协同性,能够通过沟通协调,整合利用各种资源和平台,共同为青年教师成长发展服务[4];另一方面是学校工会与各二级工会具有紧密的协同性,各二级分工会直接面向青年教师,能够在校工会的统一领导和带动下,更好地反映和解决青年教师成长中的问题。

  (二)工会工作贴近性强。高校工会作为群众性组织,其在促进青年教师成长中具有其他部门不可比拟的贴近性,具体表现在“三个贴近”上,一是能够更好地贴近青年教师群体,这是由工会组织特点和工作职责所决定的,青年教师群体也更愿意相信工会,把工会组织作为自己的“贴心人”;二是能够更好地贴近青年教师实际,工会能够把维护青年教师切身利益和解决实际困难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工作针对性强,内容实在具体;三是能够更好地贴近青年教师生活,工会工作经常与青年教师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具有寓教于乐的优势,使青年教师易于接受和参与,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号召力。

  (三)工会工作灵活性强。灵活多样、参与性强是工会工作的显著特点。与高校其他部门相比,工会工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创新性强,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服务青年教师成长。一是在内容上,只要是对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有利的内容,工会都会列为工作重点,真正使其工作内容服务于青年教师的诉求;在形式上,只要是青年教师喜闻乐见的工作方式和载体,工会都可以采用,比如可以采取教育培训、交流座谈、文体比赛、外出参观等多种方式;在创新上,只要能够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工会可以发挥自身工作弹性空间大的特点,大胆创新突破,避免繁冗拖沓。

  三、高校工会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路径选择

  高校工会应紧紧围绕如何解决青年教师的现实困难,充分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抓住关键,突出重点,注重细节,创新载体,切实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一)抓住关键,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加强自身建设是高校工会更好发挥作用、服务青年教师的关键。首先要改进工会工作理念,明确职责范围,从“被动参与”转变为“主动作为”,切实把做好青年教师工作作为“分内事”;其次要强化组织建设,注重集聚校工会与二级分工会的工作合力,特别是要协调组织成立“青年教师工作委员会”,专门从事青年教师服务工作;再次要加强工会干部相关教育培训,提高工会干部的青年教师工作能力;此外,还要加大经费投入,切实保障青年教师工作顺利开展。

  (二)突出重点,实施业务提升工程。青年教师刚加入高校教师行列不久,业务能力方面还有所欠缺,这是青年教师成长中的重点。高校工会应该立足自身优势,突出重点,实施业务提升工程,一是强化教师职业规划培训和锻炼,通过邀请教育专家讲座、先进教师现身说法等形式,帮助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打牢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思想根基;二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发挥工会优势,通过组织师德演讲比赛、师德标兵评选表彰等活动,深化师德师风教育;三是强化教学业务指导,通过举办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组织青年教师与老教师结成对子等途径,帮助指导青年教师教学质量提升。

  (三)注重细节,实施困难帮扶工程。青年教师大多收入低、可利用资源少,在生活中存在着诸多困难。高校工会应发挥贴近性强的特点,注重细节,整合资源,实施困难帮扶工程。首先要畅通青年教师利益诉求表达渠道,通过定期组织调研座谈、协调建立领导干部与青年教师联系制度、创建网络信息平台等方式,全面掌握青年教师的实际困难;其次要着力解决青年教师实际困难,通过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和搭建多种平台,全力解决青年教师面临的婚恋、住房、子女入学、两地分居等实际问题;第三要对少数特殊困难的青年教师,工会要组织做好经常性的慰问工作,协调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四)创新载体,实施人文关怀工程。青年教师群体工作生活压力相对较大,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现象。对此高校工会应发挥自身工作方式灵活多样的特点,创新载体,实施人文关怀工程,帮助青年教师应对工作生活压力。一方面是建立完善青年教师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加强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健全青年教师心理问题预警干预机制,提高青年教师自我调适能力。另一方面是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加强青年教师之间的信息沟通和思想交流。近年来,安徽科技学院工会针对青年教师群体特点,组织成立艺术团、篮球协会等教职工组织,吸引青年教师参与,丰富文化娱乐活动,有效舒缓他们的工作生活压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2014年专任教师年龄情况(普通高校)[EB/OL].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8493/201412/181694.html,2014-10-29/2015-04-15.

  [2] 李方裕.职业认知视角下的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21):32.

  [3]江保国、孙梦.高校青年教师发展问题调研:以A校为例[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5(1):70.

  [4]黄进华.中国高校工会建设的特殊规律、工作特点和基本经验[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