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干净利落,表情轻松自然,举手投足间透露着自信与平静。
2004年1月17日,记者见到这位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侯建国教授。
侯建国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业都是在中国科大完成的。他感慨地说,能有今天的成就,完全得益于考上了科大这所好学校,遇到了好老师。
大学时期,当许多人想方设法到国外求学时,侯建国却选择了留在国内。“我的导师钱临照院士、吴自勤教授告诉我不要去攀比,要有自己的长远目标,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最重要。”
“用自己的学识把一件件眼前的事情做好,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就可为国家强大做些实事。”这朴实的话,就是这位44岁的院士对事业的理解。
上世纪80年代末,在他攻读博士学位时,“眼前的事”是非晶态半导体的晶化研究。他倾心探索,创造性地将数学上的分形理论引入了非晶半导体结构形态的表征,使非晶化动力学的研究有了一个量化的表征手段,并提出新的分形晶化机制,从而为理解复杂的晶化过程做出了贡献。这项成果获得了1997年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为更好地了解国际科技前沿的发展动态,1991年,侯建国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后又在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化学系进行新材料的研究。在此期间,他与国内保持着密切联系,每当听到国内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 ,他都心潮澎湃。1995年,收到导师希望他回国的来信后,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国外的优越职位,回到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回到科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的导师在这里,他们希望我回来。他们对国家科技的振兴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这不是空的,而是融化在教学、科研等每一件具体事情上。”谈起两位导师,侯教授深情地说。
侯建国说,科研惟有创新才有成果,研究微观世界需要细之又细、确之又确的精度,要慎重,同时还需要良好的直觉和悟性,两者具备才能创新,才能出成果。在国外做博士后研究时,侯建国在薄膜与表面物理、团簇与低维结构等相关领域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回国后,他凭着科学家的直觉和对学术研究热点的敏锐把握,决心在单分子科学领域继续开拓。
细之又细的作风和创新追求,终于换来了沉甸甸的果实。2001年,侯建国教授与杨金龙教授、朱清时院士合作,首次直接“拍摄”到了能够分辨碳60化学键的单分子图像,在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直接观察到分子的内部结构,这种单分子直接成像技术成为明察分子内部结构的“眼睛”,为纳米科学家进行单分子化学键的“切割”、“组装”等“手术”提供了可能。这一首创性成果,被国际权威学术杂志《自然》审稿人评价为“构思巧妙、实验严谨”;该成果还同时被评为2001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从事一项事业,单枪匹马的力量是有限的,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如今,侯建国正在将踏实勤奋的作风、科技兴国的强烈使命感等“真经”,传承给新一代科研工作者和莘莘学子。1997年出任中国科大副校长后,侯建国“眼前的事”,就是营造宽松和谐的科研创新氛围,鼓励年轻教师有计划地出国访问,动员他们参与863、973及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等科研项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