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关于公布2007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的通知》(国人部发【2007】155号),我校杜江峰、梁樑、刘世勇和倪四道四位教授入选该年度“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迄今为止,我校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的共20人(名单附后)。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是由人事部、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举办的人才遴选工程,旨在“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该工程的实施,对于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加强人选的的培养和管理工作,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据悉,2007年中国科学院系统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的国家级人选共50人。
2007年入选者简历
杜江峰,男,1969年6月出生,汉族,江苏省无锡市人,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973重大科研项目首席科学家。199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随后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近代物理系硕士、博士学位。曾在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德国多特蒙德大学等多个单位工作和访问。先后承担和参加了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科研项目。曾获得江淮十大杰出青年(2006)、安徽省自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7)等多项荣誉。
梁樑, 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教授。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ss Customization;Asian-Pacific Management Review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ety Systems Scie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Society 国际学术期刊编委和《系统工程学报》、《中国管理科学》、《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文学术期刊编委。200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刘世勇,1972年10月出生于湖北。2000年1月于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取得博士学位。2003年12月至今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共发表SCI检索论文85篇, 其中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64篇;(参与)撰写专著章节3章。SCI论文共被他人引用970次,其中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被他人引用730次。中国科学院2003年“引进海外杰出人才”入选者 (人才计划);2004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5年度教育部“大分子胶体与溶液”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自2008年1月起担任美国化学会高分子专业杂志Macromolecules顾问编委。
倪四道,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中国地震学会预报分会、中国海洋学会海啸分会委员。1993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大,2001年博士毕业于加州理工学院。2001-2004年在加州理工学院地震学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历任助理科学家,副科学家,2004年起任中国科大教授。主要从事计算地震学、全球地震学,深部地震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在《NATURE》、《SCIENCE》,EPSL,JGR,GSA等国际刊物上文章多篇。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
附:我校“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入选者名单
卢建新 杨金龙 陈乾旺 俞汉青 王官武 侯中怀 陆夕云 姚雪彪
陈 林 徐天乐 龚为民 高 琛 潘建伟 俞书宏 齐 飞 季 杰
刘世勇 倪四道 梁 樑 杜江峰
(人事师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