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13

陈晓非教授、万元熙研究员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何梁何利基金2009年度颁奖大会暨何梁何利基金成立15周年庆典于11月10日下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方新以及首都科技界、教育界和社会各界专家和代表300多人出席了颁奖大会。

  在本年度颁奖大会上,我校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陈晓非教授、核科学技术学院万元熙研究员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以表彰他们分别在地球科学技术领域和工程建设技术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至此,我校共有11位教授获得何梁何利基金奖励。

  陈晓非是地球物理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我校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执行院长。199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他是中国地震学会常务理事、地震学专业委员会主任,IUGG中国委员会委员、IASPEI中国委员会副主席。国际著名地球物理学杂志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编辑,《地震学报》副主编。他在复杂介质地震波传播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一系列较系统的贡献,为近场强地面运动数值模拟及地震危害性预测、以及油气资源勘探奠定了进一步的基理论基础、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在震源破裂物理研究领域系统地揭示了作为自由面的地表对地震破裂动力学过程的影响,提出了浅源大地震超剪切破裂的物理机制。

  万元熙是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目前担任我校核科学技术学院院长。他长期从事等离子体物理领域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在负责国家重大科学工程EAST核聚变全超导托卡马克设计、建造上,他带领整个团队,用近十年时间,自主设计、研发、加工制造了所有关键部件和具有先进磁场位形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总体;提出的先进总装方案使难度和风险极大的整个系统工程一次总装调试成功,率先在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上获得了稳定、重复和可控的高温等离子体放电,为磁约束聚变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EAST成为2006年科技界重要成果,入选当年的“十大科技进展”、“ 十大重大技术与工程进展”,200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被选为建国六十周年重大成果展。EAST团队2009年获全球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杰出成就奖”。万元熙的工作和能力得到国际同行广泛认可和赞赏,被ITER理事会推选为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副主席并多次担任执行主席、被任命为ITER总体协调和控制中方代表。通过领导对ITER重大科技问题决策讨论,将EAST物理和工程方面的成功经验介绍到ITER并被接受,为国际聚变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我国赢得了国际地位。

  何梁何利基金是香港爱国金融实业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共同捐资4亿港元,于1994年设立的公益性科技奖励基金,奖励取得杰出成就的科技工作者。该奖每年评奖一次,分设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科学与技术创新奖。经提名推荐、专家初审评议、考察和听证、评选委员会终审评定等评审程序,2009年度何梁何利基金会评选产生“科学与技术成就奖”1人,“科学与技术进步奖”30人,“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5人。

 

                                                                                   (党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