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中国科学院工会委员会在京举办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中国科学院第六届科苑名匠发布活动。我校江俊教授荣获中国科学院第六届“科苑名匠”称号。
江俊参加现场发布活动接受表彰,分享了自己对“科苑名匠”的理解,在科研过程中的初心使命和奋斗故事,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勇于挑战,不断追求卓越。
江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准智能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他长期致力于发展融合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的智能化学研究,研制“理实交融”的机器科学家平台,探索物理化学应用领域中的实际问题研究。
江俊主持研制了全球首个数据智能驱动的机器化学家平台,开发并集成移动机器人、智能化学工作站、高通量计算系统与智能化学大脑,覆盖“读-想-做-创”科研全流程,广泛应用于高熵材料、能源催化剂、贵金属纳米材料、发光分子等领域并提升创制效率2-5个数量级,例如将试错开发高熵催化剂所需的1400年缩短为5周、利用火星陨石无人化创制了产氧催化剂、优化出性能逼近理论极限的手性光学薄膜。国际评价其具备最先进的操作系统、工作站和智能化学大脑,在实验效率、智能化学大脑方面超越了欧美平台,获科技部“颠覆性创新技术”大赛优胜奖、中国科学院年度团队奖、国家数据局首批“数据要素×”标杆案例,率先走通了数据智能驱动的科研新范式。
“科苑名匠”是中国科学院工会为积极响应中华全国总工会“大国工匠”品牌建设,培育选树具有行业顶尖技能水平的科技创新先进典型而设立的重要荣誉。旨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充分发挥工匠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贡献。